91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学校要闻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学校要闻

    我校第叁次科研工作奖励大会召开

    发布时间:2012-07-05 来源:宣传部 浏览量:

    为总结经验、表彰先进、树立典型、鼓舞士气,推动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7月4日下午,我校第叁次科研工作大会在综合楼报告厅隆重召开,校领导胡小林、曹胜强、曾宪明、高庆喜、李进京、颜世昌出席会议。副校长曹胜强主持会议。

    会上,副校长曾宪明宣读了对于表彰优秀科研组织单位、科研工作先进单位和服务地方先进个人的决定;纪委书记高庆喜宣读了科研奖励名单;校领导为省级重点学科、省级实验室授牌;为科研工作先进单位、优秀科研组织单位和优秀科研成果代表颁发奖牌和奖金;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和数学与统计学院代表科研工作先进单位作了典型发言;校长胡小林作重要讲话。

    胡小林向获奖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在科研上努力工作的教师和科研人员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胡小林指出,两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调整了办学定位和发展战略,树立了科学、先进的办学理念,明晰了新时期科研工作的发展思路、制定了学校“十二五”学科建设规划和科研发展规划、进一步制定并完善了科研管理制度,加大了对高层次科研课题、高水平科研成果、高级别科研奖励和服务地方工作的奖励力度,使学校的科研工作、学科建设、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和服务地方工作实现了新的突破。在高层次科研课题方面,获批了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立项课题39项,实现了高层次科研课题层次和数量的新突破;在高水平科研成果方面,教师在4级以上学术期刊上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200多篇,出版学术着作20多部,有16项科研课题通过省部级以上鉴定;在高级别科研奖励方面,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4项,有13人次在省级艺体类大赛中获奖;在学科建设和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方面,确定了“十二五”校级重点学科17个、校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个、校级科研创新团队3个,获批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实现了省级重点建设项目的新突破;在服务地方工作方面,成立了5个校级服务地方科研机构,与企事业单位共建了6个服务地方科研机构,启动了由校领导分工主抓的8个服务地方重点项目,承担了台儿庄古城文化与场馆建设、鲁南区域文化研究、枣庄市化工公司自动化控制及安全联锁改造工程、太阳能电池及光伏电源系统生产线建设等服务地方重大项目,承担了企事业委托横向课题20多项。

    胡小林说,本次科研工作奖励大会,匹配经费和发放奖金是最高的一次,个人匹配经费最高376000元,个人最高奖金155000元。这表明了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工作、下决心提高科研水平的态度。

    针对今后科研工作,胡小林强调:一要管好、用好科研工作专项经费,使其切实推进学科建设、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服务地方工作,发挥最大化效益。二要修订完善科研管理规章制度,加强规范化操作。叁要继续加强服务地方科研机构的建设,围绕“十二五”科研目标和任务,引导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依托服务地方科研机构,加大对应用研究的支持力度,抓住用好枣庄工业转型振兴战略机遇,引导科研人员实现“叁个转变”:即从习惯单干向团队合作转变;从擅长写论文向学会拿课题、争项目转变;从“纸上谈兵”向报专利、谋效益,注重成果转化,为社会做贡献转变。四要继续推进产学研合作。形成形式多样、机制灵活的产学研合作新模式、新做法,不断拓展服务地方的广度和深度,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地方发展战略的智囊团和思想库,彰显学校服务地方的办学特色。

    胡小林强调,为全面促进科研工作,一要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力度,引进和培养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实施精品战略,鼓励出高质量的原创性成果,出更多的学术精品,通过科研体制和科研制度的创新,合理配置资源,汇聚队伍,组建强大的、精锐的创新团队和优秀群体,构建大平台,争取大项目。二要创造好的软环境,加大各项激励措施,调整师资结构,创造一个科学、进取、和谐的文化环境,繁荣学术活动,活跃学术气氛,强化学术地位,创新评价机制,加快人才成长,促进学术研究。

    胡小林号召全体教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技强校,服务地方”的办学方针,聚焦于学校新的发展任务和战略目标,走特色发展的办学之路。为把我校早日建成有特色的应用型地方大学而努力奋斗!